现代医疗机构中心供氧的配置
医院中心供氧的配置
医院中心供氧系统的配置是保障医疗安全的核心环节,其设计需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范标准,满足全院各区域的用氧需求。该系统通常由以下关键部分组成:
1. 氧源供应装置:
液氧储罐:作为主供氧源,储存低温液态氧,通过汽化器转化为气态氧。其容量需根据医院床位数、峰值用氧量及供气公司配送周期综合计算确定,并按规定配备冗余备用罐,确保不间断供氧。
汇流排:由多组高压氧气瓶(通常为≥10瓶组)并联组成,作为液氧系统的有效备份或小型医院的主供氧源。配置自动/手动切换装置,保证当一组气瓶压力耗尽时能无缝切换到另一组供气。
2. 气体输送管网:
采用脱脂紫铜管或不锈钢管,确保管道内壁洁净、耐压、耐腐蚀,防止杂质污染氧气。
管道系统设计为双路供气环路,形成冗余回路。正常情况下双路同时供气,一旦某段管路发生故障,可关闭相应阀门进行检修,而不影响其他区域的氧气供应。
管道需合理设置坡度及排污口,便于排除冷凝水,避免管道堵塞。
3. 区域控制与安全装置:
二级减压稳压装置:在主管道进入各护理单元(如病房楼、手术室、ICU)前安装。它将主管道的高压氧气降至适合该区域使用的安全、稳定压力(通常为0.4MPa左右)。
区域阀门箱:每个护理单元入口处设置,内置截止阀、压力表、安全阀等,便于对该区域供氧进行启闭控制、压力监测和安全保护。
4. 病区终端设施:
氧气终端插座:安装在病房床头(重症病房通常每床1-2个)、手术室吊塔、抢救室、治疗室等所有需氧点。采用快速自密封插拔式接口,符合统一标准,保证不同厂家设备的兼容性。
氧气流量计与湿化瓶:连接在终端插座上的氧气输出装置,用于精确调节输出流量(升/分钟)并对干燥氧气进行加湿,提高患者吸入舒适度。
5. 监测与报警系统:
总管压力监测报警:在液氧站/汇流排出口、各主要区域减压装置前后安装压力传感器,实时监测氧气压力。一旦压力值超出预设的安全范围(过高或过低),系统立即触发声光报警,并显示在中央监控室和本地控制箱。
区域压力监测:关键护理单元(如ICU、手术室)可增设本地压力显示或报警装置。
6. 备用系统:
除液氧储罐与汇流排互为备份外,大型医院还应考虑配置应急备用氧源(如移动式氧气瓶组),在极端情况下(如双路供气均故障)为关键区域(手术室、ICU、急诊抢救室)提供短时保障。
此种配置确保了氧气供应的高度可靠性、安全性及使用的便捷性,是现代医院生命支持系统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。